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主动性,加强其综合素质,11月12日下午,俄语系在励学楼7B403教室举办了社会实践报告会。参加本次报告会的有俄语系辅导员李华老师与刘鑫老师、俄语系11级学生代表以及13级俄语系学生。


报告会开始首先由刘鑫老师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说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然后11级俄语系学生孙越、祁禹彤等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在那一段充满新奇与困难的时间里,初次接触社会的他们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对工作不熟悉的无奈,被否定的挫败。乐学好问,放低自己的心态。用信心耐心打破一切阻挠,用乐观主动走下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俄语水平,翻译能力和反应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
从2008年起,俄语系陆续与四川宏华集团、中国旅行社总社(大连)有限公司、义乌市鸿萌进出口有限公司、青岛北极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北京华油油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按照俄语系长久以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创新人才培养原则,我系已将校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建成多层次、多领域的专业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学校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扩大延伸专业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自校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建成以来,每一年都有俄语系在校生经过推荐,到我系以上这些实习实践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俄语系学生可以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继而缩短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思想与业务的距离,为我系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俄语系学生在真实生动的实习实践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启发,不断反思自己的专业学习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优劣势,更客观地审视自己,做到学思结合。实习实践可大大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强化社会实践的培养环节,帮助学生更科学地进行自我定位,“知行统一”,促使他们从学生角色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从而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毕业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实习实践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和办法。长久以来,俄语系不仅重视知识传授,也重视启发思考;不仅重视理论学习,也重视实践学习;不仅重视共性,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俄语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弥补不足,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自身,在实践中挑战锻炼自我。社会实践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信我们能够主动投身实践,感受其魅力,拥抱属于自己的闪耀,与俄语系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