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首页
院系新闻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本科生组竞赛原文
发布日期:2023-09-07点击数:

本科生组

旷野中的一条路,被白得耀眼的阳光照得像一束光芒,当年,年届知天命的袁隆平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那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水稻学术会议,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亮相,中国杂交水稻也随着他的身影从此进入了国际视野。那次会议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两百多名科学家出席,几乎都是国际水稻界名流大腕,而袁隆平在他们眼里还是一副陌生的新面孔,名流大腕们都在互相握手、热烈拥抱,其实也没有几个人注意他。直到他用英语宣读论文时,很多人好像才突然发现了他,又像在重新打量他。他那一口流利的英语对上一副像稻农一样黝黑而质朴的脸孔,感觉就像两个人。这与他无关,他从来不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在一道道几乎是瞪着他、逼视着他的眼光下,他的意念全然集中在他的一个个论点上。渐渐地,台下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静悄悄地谛听一个来自中国的声音。这篇题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论文,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没有一句话是可以轻视或不值得关切的,袁隆平和中国杂交水稻艰苦卓绝的探索之路,又几乎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完成,与其说像一个秘闻,不如说像一个神话。事实上,这也是袁隆平第一次将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路线向国际水稻界公开通报。而国际水稻研究所自1970年就启动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但由于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一直难以从根本上突破,不得不于1972年中断研究。以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们几乎可以调动国际水稻界最具智慧的头脑,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科研设备,他们还保存了全世界最丰富的水稻品种资源、知识和信息,但他们却没有取得成功,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偏远山区的农校教师,是怎么攻克这一被提前判了死刑的世界性难题的呢?这让很多人满脑子里充满了惊叹号和问号。



上一条:俄语追梦人丨70期“多彩假期”之企业实习篇
下一条:研究生组竞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