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笃行不怠创新教学模式 踔厉奋发提高教学质量——俄语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教研室活动(第一期)成功举办 大外俄语学院 2025年04月02日 20:05 辽宁
发布日期:2025-04-20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总书记对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俄语学院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党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贡献教育力量。在此背景下,2025年3月26日下午,俄语学院举办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教研室活动。教研室活动分两组同时进行,第一组由基础年级教研室牵头,教研室主任王野主持,乌克兰语教研室、哈萨克语教研室共同参与,研讨主题为“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第二组由高年级教研室牵头,教研室主任娄益华主持,实习实践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共同参与,就本科高年级教学模式创新等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组教研活动在7A610进行,教研室主任王野首先传达了学院领导对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视,并强调了人工智能辅助外语教学转型的迫切性: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外语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内涵提出新要求。为适应时代需求,需要大力推动外语专业的转型升级,需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各教研室成员应从AI融合教学方案、AI辅助下的外语学习效率提升策略、AI辅助下教学改革落地等角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197FB

随后,各教研室成员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形成了各教研室对于人工智能辅助外语教学改革的一致意见:

基础年级教研室认为,人工智能辅助外语教学转型迫在眉睫,各位老师应从课前、课中、课后环节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俄语教学的可能性,如AI辅助语音纠错、AI语法修正、AI智能评价、AI辅助翻译等。在探索AI辅助教学过程中,先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针对痛点一一发力,力争做到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AI教学方案落地、AI教学资源共享、AI在俄语听说读写译中应用。

哈萨克语教研室认为,学生在初级阶段需同时掌握哈萨克语和俄语两门新语言,这一挑战使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价值凸显。然而,当前实践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技术使用门槛——初学者对智能工具的操作适应性较低,学习使用AI本身消耗精力,间接影响语言学习效率;其二,辅助效果局限性——部分场景下AI的反馈机械性较强,难以替代教师对文化内涵的深度解读。教师应将人工智能视为教学的助力,而非主导;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乌克兰语教研室认为,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学习、丰富教学资源、提升课堂互动等方面存在优势。但同时也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削弱语言学习的“人文性”、影响师生的互动、技术故障隐患等,这就需要教师平衡人机协作,明确AI辅助的定位、设计“混合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人工智能为乌克兰语教学带来了高效与创新,但仍需平衡技术与人文教育。通过合理应用,可推动语言教学迈向智能化、个性化新时代。

第二组教研活动在7B401教室进行,高年级教研室主任娄益华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讨论形式和重点议题,希望大家围绕高年级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教学技术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尤其鼓励现场的中国教师与外籍教师之间通过经验分享与互动交流,共同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

87E1

大家首先欢迎新成员斯维特兰娜老师加入教研团队,这位来自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的优秀学者,在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关系等领域具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其加盟将进一步促进外语教学与跨学科研究的有机结合。新鲜血液的注入将有助于拓展学院以及教研室的工作和研究视野,为外语人才培养注入多元文化视角。

本次研讨活动在实习实践教研室主任杜洪军老师的教学分享中拉开序幕。杜老师给各位老师借助学习通等线上平台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的授课情况并分享了经验心得。通过展示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呈现了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与挑战。在分析教学现状时,杜老师表示当前学生普遍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许多学生尽管单词量掌握很多,但是口语表达却非常艰难。而且,线上教学平台虽然方便快捷,但对于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等情况仍无法做到有效监督。此外,学生平时对于时事政治领域的关注太少,经常沉迷于虚拟社交网络,缺少语言实践机会,这些都是现实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5112

接着,与会老师们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针对学生课堂参与度问题,崔璐老师提出学生对口语表达兴趣低迷,不愿意主动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建议创新互动形式以激发表达意愿。此外,她还分享了与俄罗斯院校进行对外联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陈红老师表示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惰性较强,其他老师对于解决这种情况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瑞莲老师认为应该加强像“俄语角”这样的语言实践平台建设,同时提出当前外语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和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急需与时俱进的改革。外籍教师克谢尼娅、马克西姆和斯维特兰娜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课堂互动形式、活用网络文化资源等,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多维思考。

最后,高年级教研室主任娄益华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娄老师表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现状对于大家来说任重道远,需要每位老师的持续探索和努力。这种聚焦问题、注重实效的教研活动,对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俄语学院教学团队凝聚力增强,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系列教学研讨,深度挖掘教学潜能,不断探索创新,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全力以赴,培育更多优秀俄语专业人才,助力学院教学事业迈向新高度。后,各教研室成员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形成了各教研室对于人工智能辅助外语教学改革的一致意见:

基础年级教研室认为,人工智能辅助外语教学转型迫在眉睫,各位老师应从课前、课中、课后环节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俄语教学的可能性,如AI辅助语音纠错、AI语法修正、AI智能评价、AI辅助翻译等。在探索AI辅助教学过程中,先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针对痛点一一发力,力争做到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AI教学方案落地、AI教学资源共享、AI在俄语听说读写译中应用。

哈萨克语教研室认为,学生在初级阶段需同时掌握哈萨克语和俄语两门新语言,这一挑战使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价值凸显。然而,当前实践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技术使用门槛——初学者对智能工具的操作适应性较低,学习使用AI本身消耗精力,间接影响语言学习效率;其二,辅助效果局限性——部分场景下AI的反馈机械性较强,难以替代教师对文化内涵的深度解读。教师应将人工智能视为教学的助力,而非主导;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乌克兰语教研室认为,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学习、丰富教学资源、提升课堂互动等方面存在优势。但同时也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削弱语言学习的“人文性”、影响师生的互动、技术故障隐患等,这就需要教师平衡人机协作,明确AI辅助的定位、设计“混合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人工智能为乌克兰语教学带来了高效与创新,但仍需平衡技术与人文教育。通过合理应用,可推动语言教学迈向智能化、个性化新时代。

第二组教研活动在7B401教室进行,高年级教研室主任娄益华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讨论形式和重点议题,希望大家围绕高年级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教学技术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尤其鼓励现场的中国教师与外籍教师之间通过经验分享与互动交流,共同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

大家首先欢迎新成员斯维特兰娜老师加入教研团队,这位来自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的优秀学者,在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关系等领域具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其加盟将进一步促进外语教学与跨学科研究的有机结合。新鲜血液的注入将有助于拓展学院以及教研室的工作和研究视野,为外语人才培养注入多元文化视角。

本次研讨活动在实习实践教研室主任杜洪军老师的教学分享中拉开序幕。杜老师给各位老师借助学习通等线上平台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的授课情况并分享了经验心得。通过展示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呈现了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与挑战。在分析教学现状时,杜老师表示当前学生普遍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许多学生尽管单词量掌握很多,但是口语表达却非常艰难。而且,线上教学平台虽然方便快捷,但对于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等情况仍无法做到有效监督。此外,学生平时对于时事政治领域的关注太少,经常沉迷于虚拟社交网络,缺少语言实践机会,这些都是现实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接着,与会老师们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针对学生课堂参与度问题,崔璐老师提出学生对口语表达兴趣低迷,不愿意主动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建议创新互动形式以激发表达意愿。此外,她还分享了与俄罗斯院校进行对外联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陈红老师表示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惰性较强,其他老师对于解决这种情况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瑞莲老师认为应该加强像“俄语角”这样的语言实践平台建设,同时提出当前外语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和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急需与时俱进的改革。外籍教师克谢尼娅、马克西姆和斯维特兰娜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课堂互动形式、活用网络文化资源等,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多维思考。

最后,高年级教研室主任娄益华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娄老师表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现状对于大家来说任重道远,需要每位老师的持续探索和努力。这种聚焦问题、注重实效的教研活动,对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俄语学院教学团队凝聚力增强,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系列教学研讨,深度挖掘教学潜能,不断探索创新,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全力以赴,培育更多优秀俄语专业人才,助力学院教学事业迈向新高度。

上一条:【罗斯文化节】| 罗斯文化节之“Kибер-Мост 智联未来”杯百科知识竞赛系列活动顺利举办 大外俄语学院 2025年04月03日 12:00 辽宁
下一条:【罗斯文化节】|罗斯文化节之“翰墨智绘”俄语书法比赛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