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建与科研业务的深度融合,俄语学院于2024年10月15日举办了党建引领“一融双高”学术沙龙。本次会议由俄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绍萍主持,特别邀请了科研处处长王钢为教师们进行交流与指导,俄语学院副院长董玲、刘艳春及多位青年教师参会。
会议开始,张绍萍书记致开幕词,指出科研队伍建设及科研方向转型对于学院发展的重要性,并对王钢处长在繁忙工作中抽空参与会议表示感谢。她着重指出科研工作在推动学院整体水平提升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是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并倡导全体教师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以及热情地投身于科学研究中。
王钢处长首先围绕“为什么要进行科研转型”的问题开始,从国家战略需求、学校发展需要和个人成长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科研方向转型的紧迫性。他强调,高校科研人员应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目标,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关于“科研转型的方向”,王钢处长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提出科研人员应在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提下,结合个人学术兴趣与能力,合理规划转型路径。他指出,科研转型不仅要有前瞻性,还要与实际能力相匹配,避免盲目跟风。
其次,王钢处长详细分析了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该文件首次将“区域国别学”列入交叉学科的一级学科目录。王钢处长指出,我院语言学方向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与区域国别研究的结合,拓宽研究视野,推动科研方向的创新发展。最后,王钢处长深度解读了2022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根据文件精神,高校科研工作者应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他建议组建高效的科研团队,明确科研任务和战略目标,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管理与支持,以确保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
整场学术沙龙内容充实,富有启发性,为俄语学院教师在科研规划、团队建设以及科研方向选择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本次会议不仅加深了与会教师对科研方向转型的认识,也为学院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俄语学院在推进党建与科研融合、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方面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